编办概况

敦煌机构编制开启“双刃剑” 加快实现“三个转变”

【来源: | 发布日期:2020-12-15 】 【选择字号:

为加快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建设,推行电子编制管理证工作,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酒泉市推行电子编制管理证的引领下敦煌市6月特邀请省委编办电子政务中心领导来敦召开电子编制管理证业务培训会,对市直各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进行了培训、指导。经过两个多月的线上线下同时办理,于10月起正式使用“电子编制证”办理业务,开启“双刃剑”,加快实现“三个转变”。

一、“双刃剑”--电子编制证的“出鞘”。

在实名制管理过程中,机构编制数据库成为政府自身管理的基础性大数据,全省机构编制部门日常办理的基础平台,但是存在实名制信息更新不及时、机构编制台账不准确、指标项填报不规范等问题,降低了实名制数据品质和使用价值,制约了实名制管理平台作用的充分发挥。

2009年12月,中组部、中编办、财政部、人社部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地方各级党政群机关加快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提出了要求。2010年11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意见》,安排部署我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2011年9月,省编委印发了《甘肃省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发展规划(2011-2015年)》,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电子编制管理证系统等8个系统建设列入规划。经过9年来的系统和数据库建设,我省在上报中央编办的核查数据、统计年报数据、实名制月报数据等相关数据上实现了一个统计口径上报,这项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在财政预算、公车改革、机关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人员招聘、选调生招录、日常工资审核、领导职数使用审核审批、人员出入编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办理各项人事工作的前置条件。但在各单位办理实名制业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填写不够规范,经常出现导入数据时需要二次修改完善的信息较多;本单位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离开了政务专网就不能实时掌握;用编申请容易出现重复申请的情况,在实名制系统中没有记录,难以实时记录编制使用数量;机构编制管理证只能记录办理结果,办理过程没有记录,出现问题难以查找根源;机构编制数据与其他部门协同时渠道不够畅通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在部门联动中的作用,省编办开发了电子编制管理证系统。

电子编制管理证是新时期规范和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是各部门单位办理机构编制业务的基本工具,推行电子编制管理证以后,进一步核查实名制数据信息,完善机构编制台账,确保数据及时全面规范准确。电子编制管理证推行以后,机关事业单位用电子编制管理证办理日常业务,并及时更新机构和人员变更信息。在工作流程上调整规范,总的原则是方便群众、有利工作,让数据多跑路、业务人员少跑腿。

二、“双刃剑”--电子编制管理证“剑气”。

电子编制管理证的主要功能是信息记录、身份认证、网上申请和查询分析。使用电子编制管理证,一是可以实现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信息的动态更新;二是可以提升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的精准性,从根本上解决混编、混岗和超编进人等问题;三是可以实现机构编制数据的电子化管理。

2015年9月省编办开发并建设全省电子编制管理证系统。2016年5月,电子编制管理证系统正式在省直各单位全面推行,市县试点工作于2017年3月启动。酒泉于2018年开始培训,2020年10月敦煌正式启用。

(一)省直试点情况

2016年4月,省直机关电子编制管理证使用工作培训班,对省直93家机关单位和890家事业单位就电子编制管理证的使用进行了培训。5月1日起,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审核审批机构编制业务全部通过电子编制管理证办理。在电子编制管理证使用过程中,使用单位、研发公司和办内各业务处室多次共同研究处理发现的问题和在使用流程上出现的不规范、不便捷等情况,结合各项改革及中央编办实名制管理系统,对电子编制管理证系统先后进行了数次大的升级。各单位在使用电子编制管理证办理业务的规范性有了很大提高,办理业务的时间也大大缩短,申请空编、人员出入编、公共划转等部分业务实现了网上办理,省财政厅和省人社厅部分业务开始使用电子编制证,实名制数据项增加40%,实名制各类数据全部由机构编制部门录入的工作机制调整为各部门通过电子编制证录入本单位的数据后由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确认。截止目前,经过多年运行和数据维护,电子编制管理证系统在规范省直部门用编审批程序、节省办事单位办事时间、打通部门壁垒促进部门协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通过电子编制证这一工作形式相对固化了各部门对机构编制业务的认识和按程序办理业务的意识。

(二)市县试点情况

2017年3月,《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电子编制管理证试点工作的通知》(甘机编办发〔2017〕8号)下发后,兰州市编办、陇南市编办、天水麦积区编办、酒泉玉门市编办均高度重视,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分别制定起草了试点实施方案。均把“数据核对”、“规范流程”和“协作配合”作为推进工作的主要抓手。一是将数据核对作为试点工作的关键性环节,结合干部档案专项治理等工作,对在编人员信息再次核对,确保数据准确;二是在试点过程中,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审批程序,明确各相关部门审批责任,厘清业务流程;三是积极协调组织、人社等相关部门,将各部门业务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形成良性的约束配合机制。

三、双刃剑”--电子编制证的“剑意”

历经9年努力建设,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全面推广实施、构建框架体系、建设数据平台等工作,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和电子编制管理证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一种基本手段,是机构编制工作数据化的基础平台成功实现了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一是加快实现由线下办理向线上办理转变。电子编制管理证取代了过去使用的纸质编制证,实现机构编制事项网上申请、网上办理,有效杜绝了单位办事“两头跑、多次跑”的问题,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电子编制管理证在规范工作流程、严格编制管理、加强配合约束、提升数据质量、提高信息化水平、方便群众办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加快实现由阶段管理向全程管理转变。电子编制管理证记有较强的记忆存贮功能和查询检索功能,单位提交的每一项业务,编办和主管部门审核的每一条记录,都有据可查,实现了全程留痕、全程管理。电子编制管理证是实现机构编制信息化管理、实现“专网+机构编制”的重要载体,是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内容的进一步延伸推行电子编制管理证,是机构编制工作顺应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机构调整、编制核准使用、领导职数使用电子化管理的有力举措。

三是加快实现由封闭运行向数据共享转变。电子编制管理架起了编办和各单位之间的“桥梁”,使机构编制管理有形化、具体化,在打造阳光编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推动实名制数据部门共享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行电子编制管理证管理是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是推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深入落实的有力抓手,也是方便各单位办理机构编制业务的重大改进举措。

敦煌抓好用好电子编制管理证办理机构编制业务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工作时间,全面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工作取得新进展。

 

 

                                                     敦煌编办  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