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办概况

敦煌市委编办:多措并举 助推党史学习与机构编制工作融合发展

【来源: | 发布日期:2021-07-06 】 【选择字号:

敦煌市委编办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契机,坚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相结合,在创建文明单位再提升和业务办理服务优化中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使命。

做好事业单位“服务员”。依托“事业单位在线”,强化数据运用,扎实做好事业单位的法人电子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为全市的事业单位做好服务。办理更便捷。继续推进疫情期间的好做法,对年度报告全面采取线上办理,通过QQ、微信等平台对各部门服务对象实行单线咨询服务,实现“不见面”“零跑腿”。研判更科学。严审法人证书登记事项与职能职责、资产负债表与财务报表、法定代表人与证书有效期是否相符,准确分析研判事业单位职能是否全面饱满、公益服务是否到位、履行职责是否规范、资源配置是否合理,为事业单位工作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议。审核更透明。“事业单位在线”网站对年度报告书的审核结果及时公示,社会公众通过查看各事业单位年度报告书,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公益服务事业的满意度,使年度报告书成为社会公众的“知情表”。截止目前,130个事业单位的纸质的纸质年度报告、资产负债表等登记资料已通过审核并分门别类整理,下一步将扎实推进电子档案制作工作,使事业单位的全程“跟踪监督”和“动态管理”服务工迈上新台阶。

做好机构编制“规划师”敦煌市委编办出台《敦煌市编制动态管理规定》全面了解全市各单位机构编制需求,逐一对接,做到“三个对照”,即对照部门原“三定”规定,对照上级对口部门新“三定”规定,对照部门“权责清单”,确保职能职责界定准确无遗漏。“减”腾余量。把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机构编制资源动态调整的落脚点,依托“周转编制池”,构建了“控制总量、动态调整、周转使用、高效供给”的编制管理方式,将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向市委政府重要项目、中心工作等重大领域倾斜。“调”显动态。以政策性文件和各部门单位变动人员出入编备案为依据,及时更新实名制管理数据库,规范修正人员的差异数据,办理增、减、调整人员,确保实名制数据的实时性、动态性和精准性。“核”谋平衡依托实名制信息系统,对在编人员结构性趋势进行数据分析,为组织人事部门招考、领导干部调配等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探索开展机构编制事项办理“一次不用跑”新模式,依托甘肃省机构编制综合管理平台,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梳理用编申请、用编审批、用编使用、增员入编和减员出编的办理步骤和细节,采取试点先行、分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稳妥推进。“一次不用跑”业务办理已试行14天,已经有11个部门全流程网上办理了手续。

做好巩固机构改革成果“辅导员”。为使敦煌市机构改革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敦煌市委编办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上下功夫,进一步巩固机构改革成果。一是“头雁式”引领学习主体全覆盖。敦煌市委编办向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工作人员宣传解读机构编制政策法规,促进机构编制工作人员依法、守法、用法能力的提升。办内领导干部充分利用学习平台,加强机构编制法治学习,强化干部法治意识,切实提高机构编制队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与各部门机构编制业务干部密切交流互动,宣传机构编制法律法规,使机构编制法规政策学习普及更广、入脑入心。二是“抓整改”打通“最后一公里”是保障按照《中共甘肃省委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试行)》中优化协同高效原则、机构编制刚性约束原则、机构编制瘦身与健身原则,敦煌市委编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对调研梳理的具体问题建立整改事项清单,并将清单进行分解细化,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优化完善的意见建议,及时通过制度层面巩固下来,推进职能转变和效能提升,促进各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和优化高效。三是“走出去”完成“无缝对接”是初心结合机构改革后部门职责调整、人员转隶、运行机制等方面情况,敦煌市委编办深入水务局、卫健局、住建局、城市执法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就机构设置、职责履行和编制使用效益等机构编制事项实地调研并听取意见建议,充分发挥编制对机构职能的调控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履职尽责,实现机构、职能、人员的全面融合。(敦煌市委编办 吴丽珍